目前分類:哲理知識 (191)
- Feb 18 Tue 2014 13:45
愛自己,活出靈魂的渴望
- Nov 11 Mon 2013 07:22
釋放心靈的問題
- 你怎麼老,如果你不知道你多大年紀?
- 更糟糕的是,失敗或從未嘗試?
- 如果生命是如此短暫,為什麼我們做這麼多事情,我們不喜歡和喜歡這麼多的事情,我們不這樣做呢?
- 當這一切都說過和做過,你會說超過你做了嗎?
- 一件事,你最想改變的世界是什麼?
- 如果幸福是本國貨幣,什麼樣的工作讓你發財?
- 你做你相信什麼,或者是你解決你在做什麼?
- 如果人類的平均壽命為40歲,你會怎麼過你的生活有何不同?
- 到什麼程度,你實際上控制當然,你的生活嗎?
- 你更擔心的是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嗎?
- 你正在吃午飯三個人,你尊重和欽佩。他們都開始批評你的親密朋友,不知道她是你的朋友。批評是令人反感的和不合理的。你會怎麼做?
- 如果你能提供一個新生的孩子,只有一個忠告,那會是什麼呢?
- 拯救心愛的人,你會犯法?
- 你見過你後來看到創造力的精神錯亂?
- 你知道你做的比大多數人不同的東西是什麼?
- 怎麼來讓你快樂的事情,不要讓所有人都滿意呢?
- 有一件事你不這樣做,你真的想要做什麼? 抱著你回來?
- ,你把你需要的東西放手嗎?
- 如果你有移動到一個國家或國家,除了你目前住在這裡,你會移動,為什麼?
- 你按電梯按鈕不止一次?難道你真的相信它使得電梯的速度更快?
- 你願意成為擔心的天才還是一個快樂的傻瓜嗎?
- 為什麼是你,你呢?
- 你作為一個朋友的朋友,你想要什麼樣的?
- 更糟糕的是,當一個好朋友移開,或失去聯繫的好朋友,誰住在附近?
- 什麼是你最感激嗎?
- 你寧可失去所有的舊的回憶,永遠無法做出新的嗎?
- 是沒有挑戰它首先可以知道事情的真相嗎?
- 你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懼成真呢?
- 你還記得那個時候,5年前當你懊惱萬分呢?它是否真的重要嗎?
- 什麼是你最快樂的童年記憶?是什麼使得它如此特別?
- 你最近什麼時候在你覺得最有激情的活著?
- 如果不是現在,那麼當?
- 如果你還沒有實現呢,你有什麼損失呢?
- 你有沒有與別人,什麼都沒說,走開感覺就像你剛有史以來最好的交談?
- 宗教支持愛為什麼會導致如此多的戰爭?
- 是否有可能知道,毫無疑問,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 如果你只是贏得了100萬美元,你會不會離開你的工作嗎?
- 你寧願少做一些工作,或者更多的工作,你喜歡做嗎?
- 你覺得像你住這一天前一百倍?
- 當是你最後一次進軍黑暗,只有一個想法,你堅信柔和的光芒?
- 如果你知道,大家都知道明天就要死了,你會選擇誰呢?
- 你願意降低你的預期壽命由10年成為非常吸引人的還是著名的?
- 活著的和真正的生活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 當是時間停止計算風險和回報,只是繼續做你知道什麼是正確的?
- 如果我們從我們的錯誤中學習,我們為什麼總是那麼害怕犯了一個錯誤嗎?
- 你會做什麼不同,如果你知道沒有人會判斷你的嗎?
- 當是你最後一次看到自己的呼吸聲?
- 你愛什麼?你最近的行動公開表達這種愛?
- 在5年內從現在開始,你會記得昨天你做了什麼?前一天,是什麼?或前一天,?
- 正在作出的決定吧。
- May 01 Thu 2014 13:18
恐懼引發的羈絆,自由給你的翅膀。
世上最深的恐懼,就是對他人意見的畏懼。當你根本不甩別人說什麼的時候,你就不再是一隻小綿羊,你搖身一變為一頭獅子,從心裏發出一聲怒吼,那是—自由的怒吼。
佛陀叫這做「獅子吼」(獅子的roar),當一個人置身全然寧靜的境界時,他會發出加獅子般的怒吼,他將首度瞭解自由的真義,因為現在他不怕任何人的意見,別人說什麼他都無動於衷。不管別人說他是聖人或是罪人都不要緊,你唯一的審判官是神,神不是一個人,神意謂著整個宇宙。
- Apr 30 Wed 2014 10:47
世界上最有正能量的語言
學會說話,給人溫暖,給人鼓勵,給人讚美, 給人信心,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給人智慧!
1.能控制住對方發火的語言~對不起!
- Apr 26 Sat 2014 01:40
接受你自己.....賽斯《健康之道》
生 命 中 每 個 元 素 的 價 值 完 成 都 依 賴 那 些 自 發 的 過 程 ,而 在 它 們 的 源 頭 是 基 本 的 肯 定 性 的 愛 ,及 對 自 己 、宇 宙,及 生 命 情 況 的 接 受。
(接受你自己、接受你的生命。記住:一、所有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二、你以為的一件不好事情的發生,它是在孕釀著某一個好。三、所有的痛苦、問題,都會自然而然的自己解決。
- Apr 26 Sat 2014 01:20
為何放下自我,能得大自在?
請問什麼是「自我」?自我本身可以說沒有這樣東西,就因為本身沒有這樣東西,一般人不知道,所以放不下。世界上有兩種人放不下自我:第一種是不知道什麼是自我的人,第二種是覺得自我非常重要的人。
◎了悟萬法無常是智慧
「自我」到底是什麼?是一個念頭又一個念頭的連續,使我們產生自我的存在感。但是請問,你昨天的思想跟今天的思想,是否一樣?當你十五歲時的思想跟二十歲時的思想,是否相同?當然不是,人的思想時刻都在變動,人體的細胞也時刻都在變動,佛法稱這種現象是「無常」。人的身心無常,屬於身心所有的眷屬、財物、名譽、地位等,也在改變,亦都是無常。能夠了悟萬法無常是智慧;能夠運用無常的萬法自利利人是有福。
- Apr 26 Sat 2014 01:18
悅納自己,包容自身的不完美
人生,永遠都是有缺憾的。
佛學裡把這個世界叫做「婆娑世界」,
翻譯過來便是能容你許多缺陷的世界。
這個世界原本就是有缺憾的,
如果沒有缺憾就不能稱其為「人世間」。
在這個有缺憾的世間,便有了缺憾的人生。
人生正是因為有了缺憾,
- Apr 26 Sat 2014 01:10
只為感恩“存在”的美好
雙手合在胸前,
沒有任何祈求,
只為聆聽到念頭的波。
滿含著覺知,
佛陀在傾聽眾生的述說。
- Apr 24 Thu 2014 09:12
人人心中都有看不見的玻璃
格言:
人類會因累積的學習和經驗,告訴自己這也不能做,
那也不能做,讓拒絕嘗試變成自己的習慣,
那正是創造力最大的致命傷。
──美國創造工程之父 亞歷克斯•奧斯本
「大魚吃小魚」
是大自然的規律,然而科學家透過一項特別實驗,
卻得出一個不同的結論:
- Apr 16 Wed 2014 00:49
'真正的修行“ 作者∕ 南懷瑾
- Apr 13 Sun 2014 05:03
靈修的意義,是培養與痛苦同在的能力
靈修不是一種潮流,用來彰顯自己與眾不同,或自覺高人一等。靈修是修自己的內在,讓自己能夠隨時隨地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並且有能力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以及接納一切的發生,並臣服。
“生命當中最好的大師,是為難自己的人。那些在網絡上罵我的人,或在生活中任何與自己有衝突的人,都是我的大師,因為他們都是來幫助我修行的人。他們像一面鏡子,來教導我看到自己,讓我看到自己內在的問題與不足,並反映出我的內在是否還有憤怒、恐懼、貪婪......”
從2002年開始踏上靈修的道路至,張德芬重新詮釋她對靈修的認知。“當初,因為生活讓我感到痛苦,所以我靈修的目的是希望從此以後不要再感受到痛苦。”當時候,在新加坡一家國際知名公司擁有高薪厚職的她,某天看到廣告詞上寫著--靈修可以讓你得到永恆的快樂,喜悅”,她心嚮往之,於是辭去工作,專心研修各類心靈成長課程,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獲得“永恆的快樂,幸福與喜悅”。
“後來發現,靈修,其實是在培養自己跟痛苦同在的能力。”靈修並沒有完全消除她的痛苦,她笑說自己如今還是會感覺到痛苦,情緒上依然還會憤怒,然而,她能夠接受情緒的存在。
“以前覺得不被愛時,我會覺得很痛苦,可現在,我可以跟這種感覺在一起。只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還身為人,就不可能不會有痛苦,因為只有死人才不會痛苦。所以,當有人告訴你有一種方法能夠讓你從此不再感受到痛苦,那是假的。”
讓張德芬重新看待靈修這事的原因,是她在靈修的過程裡,對很多大師的幻滅。過去,她認為大師的修行必定是到達了一個境界,都是人性沒有瑕疵的“聖人”,然而,這樣的幻想與她當初對渴望靈修能夠讓自己一勞永逸的不再痛苦的幻象一樣,最終破滅了。
很多大師依然存在著瑕疵,因為所謂的“大師”其實也是人,倘若人性沒有消除乾淨的話,這些“大師”在自己的人生裡頭還是存在痛苦,只是他們不說,或不承認而已。
“會追求大師,是希望對方可以給我甚麼法寶讓我一勞永逸的不再受苦,可他們沒有的東西,根本給不了我。”於是,她開始體會到,靈修,還是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而不是求一個大師,依靠大師拯救自己。對大師有所幻滅後,她不再追求大師,但依然很尊敬他們。
她認為生命當中最好的大師,是為難自己的人。“那些在網絡上罵我的人,或在生活中任何與自己有衝突的人,都是我的大師,因為他們都是來幫助我修行的人。他們像一面鏡子,來教導我看到自己,讓我看到自己內在的問題與不足,並反映出我的內在是否還有憤怒、恐懼、貪婪......找大師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幫助,而生命中為難我的人,也在幫助我看到自己的陰影,自己不願意承認,看到的黑暗面。”張德芬慶幸自己而今有足夠的能力與意願去看自己,跟自己在一起。
●外在世界,是內在的小宇宙
人類的起心動念會投射出一個符合自己的想像的世界來,這可從事情的發生時的情緒反應看出。同樣的一件事情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各人的反應都不一樣,同時,也會因為事情發生時的時間與地點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反應。
人們在生活中不斷地創造自己的世界,張德芬認為,“因果”不是僅存在前世種因今世得果,今世就存在著因果循環,我們每天都在種“因”收“果”,因果循環一直活生生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上演著,它們都是來自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人們發射出去的能量,都會影響自己的人生。
一個人心存善念的,擁有正向能量的人,會招來好的人事物。她分享道,中國有則新聞就是很好的例子。有個水果攤販有天看到一個穿得破爛的,正在逃亡的殺人犯。對方已經窮途末路了,看到他的水果攤上的大橙很想吃,可身上卻沒錢了。他手中拿著刀子,心想自己反正已經殺人了,他不在意自己去捅老闆一刀,打搶一顆橙。
可水果攤的老闆看他雖然面露兇光,但卻窮兮兮的,心生憐憫便給了他一顆橙。逃犯沒說一聲謝謝就走了。他來了好幾天,老闆每次看見他都給了他一顆橙。有天他走後,老闆翻過水果攤上的報章,看見一張警方懸賞3萬元逮捕的殺人通輯犯的照片,照片中的人正是自己每天給橙子吃的人。
老闆認為此事不能等閑視之,於是報警通知警察來逮捕逃犯。由於警察認為這逃犯會很凶悍,於是佈下天羅地網,以免他反抗傷人。然而,當逃犯看見警察時完全沒有反抗,任由警察來把他抓走。
他走後,老闆看見自己的水果攤上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我逃亡得好累,我已經窮途末路了,謝謝你給我溫情與溫暖,我唯一可以回報你的,只有這3萬元的賞金。
逃犯原本要傷害水果攤老闆,可老闆的善心不但沒有讓自己沒有受到傷害,反而,還獲得對方3萬元的賞金的報答。
從這事情可以看到,人們每天都在轉變自己的生活。人們在每一個當下的所作所為,起心動念,都在改變自己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一樣,如果認為對方對自己不好,很可能是自己之前做了一些事情,說了一些話,或是自己發射出的能量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能量是一個給,另一個收,它必然是互相震動的。”她解釋到,很多心地善良,自信篤定的人,會有足夠的能力將兇和惡的人事物轉化成正面的事物。可如果個人的能量是虛弱的,自我保護性又很強,很多事情會變得更糟糕,來到面前的好運也會被自己推走。
●自省能夠締造社會和諧
目前,身心靈正蓬勃發展,市面上出現很多中心、門派,或出版物,張德芬認為這是一項福音,因為物質發展到飽和的程度後,人們會開始專注內在的世界。當人們願意去了解內在世界,會發現生命中發生的許多問題,其實源自童年的未竟事物。人們可以透過工作坊渲洩情緒,或與父母和解。
閱讀一些心靈書籍,有助於了解自己,明白到生活當中,若碰到不順心的事情需要反觀自己,並從事件中去探索自己有甚麼需要學習的功課。人們能夠做到這樣,社會肯定會趨向和諧。
在靈性書籍百花齊放的市場上,她選書的習慣,是以書本的編排、內容、作者的筆法與能量,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然後針對自己的需求去閱讀相關的書籍。
為許多心靈書籍寫推薦序,同時也是身心靈作家的她分享到,初涉靈性修行的人,可先從“入門書”開始閱讀,如《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有助於讀者了解何謂能量;埃克哈特.托勒 (Eckhart Tolle)的《當下的力量》引導讀者活在當下,作者的另外兩本書《一個新世界》與《修練當下的力量》都是值得推薦的靈性好書。
更深入一些的,有丹.米爾曼(Dan Millman)的《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James Redfield的《聖經預言書》,羅賓.夏瑪(Robin Sharma )的《和尚賣了法拉利》都以小說的方式呈現。
●全然的喜悅,來自願意接納陰影與情緒
近來給她帶來很大的震撼的書,是傑德.麥肯納(Jed McKenna)的《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很多靈修者強調開悟、覺醒、超脫,作者卻給她不一樣的觀點,這些觀點雖然不是最正確,但卻是她贊同的。
當初一直希望自己變成一個100%聖潔、完美、幸福與喜悅的張德芬,以為跟對了大師,修夠了法門,加上足夠努力,就會達到完美的境界,可是,並沒有。“把張德芬這名字刪除掉,我僅剩下肉體時,那我的家人,我的書,關我何事?別人罵我,羞辱我,也不關我的事;即便是家人去世了,孩子的未來我也不用操心了,能夠到這境界,人生還有什麼煩惱?能夠到這樣的境界,我才是全然的聖潔。”
在她對一些販賣靈性的大師或教派感到困惑,卻在閱讀了這本書後解惑。“販賣軍火與販賣靈性,都是為了金錢利益,但前者禍害社會,後者至少為社會大眾帶來健康,是我以前太過理想化了,在道德上對他們有要求。”她說,靈性導師也是人,只要是人,就存在人性的瑕疵。取對方的長處來幫助自己成長,至於這個人的行為,其實不需要理會。
當靈修者對大師幻滅時,請看自己當初追求靈修的起心動念。張德芬認為不外乎兩個:逃避恐懼,想要全然的喜悅,以及爭取自我感覺良好。若要自我感覺良好,那就去伺候自己“小我”;若是追求全然的喜悅,她認為,最好的方法是接納自己的陰影,在每個當下跟自己負面情緒相處,是唯一的方法。
●靈性不是裝飾品,必需品
寫了《遇見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這三本暢銷書後,她被譽為華語世界最暢銷的首席身心靈作家。當時,被捧得高高在上她開始自我膨脹,覺得自己了不起。然而,走過生命的一些歷程,她開始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看到自己的內在還有一些陰影沒有去修正。
許多靈修者太過強調正面,卻忽視自己的陰影,但其實,靈修者不能否認或忽視自己的人格缺陷,而是接納,更不要因身分與頭銜而偽裝自己活在光和愛裡。誠實地讓人家知道,不管是甚麼身分的人,即便是靈修者也會發脾氣,也會有煩惱,這都是生命的實相。
然而,很多大師卻為了要受人崇拜而掩飾負向面目。老往真善美,光和愛靠,被壓抑著的負面情緒或陰影,總有天一定會爆發開來。當一個人被生活的情景逼得必須面對自己的陰影時,能夠看到與接納自己的陰影,才會活得舒服自在。
她建議人們不要把靈性用來當作裝飾自己,以向外展示的物品。更不要把靈性當作宗教,將它強加在他人身上。再說,靈性不是必需品,有些人來這世界上的目的是玩,不是修功課,這些人不需要靈修,智慧也比別人高。自嘲資質比較魯鈍的她,才需要乖乖的修生命的功課。
- Mar 19 Wed 2014 05:22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Mar 11 Tue 2014 14:31
美國「養狗證」上面的9句話
1,在你買我之前你需要知道,我這一生大概
只能活10到15年,和你分別是件無比痛苦的事。
My life likely to last ten to fifteen years.
- Mar 11 Tue 2014 14:27
生熊貓那才尊貴呢!
✿ 1.兩只青蛙相愛了,結婚後生了一個癞蛤蟆,公青蛙見狀大怒說:「賤人,這怎麽回事!?」
母青蛙哭著說:「他爹,我本來是癞蛤蟆,認識你之前我整過容。」
► 缺乏充分瞭解的愛情,就要承擔所帶來的苦果!
- Feb 21 Fri 2014 07:41
在家供佛的禮儀及禁忌~~
※※佛堂宜忌:
•神廳、佛堂、客廳忌粉紅色牆及地板。牆面宜乳白,米黃,淺黃為佳。
•神明金尊不宜太多尊,太過複雜會主心神不安,而且會三心兩意不吉利。
•神桌應求簡單莊嚴樸素。
- Feb 08 Sat 2014 13:57
人的生命有四種層次
靈魂本身並不需要伴侶,她需要的是無牽無掛、自由自在地回家!
人的生命有四種層次:
一是四大假合的身體。
這個身體需要吃喝,需要保暖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