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功心法 熟齡量力而為


 











圖/聯合報提供
清晨經過公園,看到衣著華美的成對「舞者」,隨著音樂翩翩起舞。社交舞,已是國內極為普遍的休閒活動,許多熟齡人士一早起床,即興匆匆直奔公園,為的就是那一曲舞蹈。

73歲的孫爺爺與老伴報名離家很近的國際標準舞班,每逢周日一大早,夫妻倆準時報到。某天上課時,孫爺爺環著老伴,忘情地舞著華爾滋,一個轉身沒站穩,整個人重心不穩往下跌,他急忙用右手支撐地面,但瞬間用力過度,結果右手腕骨折。


醫師提醒,長輩們從事需要「動」的休閒活動時,應注意身體狀況,以「量力而為」為準則,不要勉強。台安醫院家醫科主任羅佳琳表示,老年人多骨質密度不足或有骨質疏鬆症,跳舞時要注意步伐,如站不穩跌倒,很容易造成骨折。


正式的社交舞,女性舞者必須穿上高跟鞋。羅佳琳說,穿高跟鞋會對膝蓋與腳跟造成壓迫,跳舞時施力較重,相對來說,腳部承受的壓力也比平時穿高跟鞋時來得大。特別是老年人,骨質密度低,穿著高跟鞋跳舞易造成膝蓋、腳跟部位的傷害。


她表示,長輩跳舞所穿的高跟鞋最好不要太高,鞋跟盡量在3公分以內。另外,市面上有販售特殊訂製的鞋子,能降低足部與腰椎壓力,骨質欠佳的長輩們可納入「跳舞配備」。羅佳琳補充,如果可以,最好穿著護膝,保護膝蓋;另外,跳舞動作不宜太快,步伐要站穩,環腰、牽手動作也要確實,以防重心不穩跌倒。












圖/聯合報提供
三總骨科部脊椎骨科主任趙國華提醒,長輩跳舞前所做的暖身操,首重肩膀、脊椎與膝蓋伸展。他表示,這些部位的伸展就像拉筋一樣,伸展肩膀時,雙手高舉過頭向內彎,由左手按住右手手肘,使右肩向內伸展,接著再換邊;若要伸展脊椎,可坐在地上,雙腿伸直,雙手向前伸展摸腳趾;膝蓋伸展,則可坐在地上將腿伸直,輕壓大腿,再將膝蓋彎曲,用雙手抱腿。


趙國華補充,社交舞有一些轉身、旋轉或是彎腰動作,長輩最好先自我評估,如果柔軟度與骨質不足,跳舞時應放慢速度,進行至這些動作時,提醒自己舞蹈角度不要太大、動作勿過度激烈。他比喻,若有骨質疏鬆,患者脊椎就像「蛋殼」一樣,很容易因壓迫、撞擊而碎裂。他強調,老年人是骨質疏鬆高危險群,運動、跳舞時要特別留意,小心保護骨頭。


許多長輩擁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史。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心血管中心主任王宗道說,血壓高或有心血管病史者,要特別留意,如果有胸悶、胸口緊、喘、臉色發白、呼吸困難等狀況發生,應立即停止舞蹈,不要勉強。


針對有心臟疾病的長輩,若醫師開立有硝化甘油舌下含片,王宗道建議應隨身攜帶,萬一心臟不適,可立刻服用以緩解症狀,避免心肌梗塞、心絞痛等。


至於血壓高的長輩,王宗道說,最好在出門運動前用藥,待血壓平穩再跳舞。另外,天冷時通常血壓較高,他提醒,長輩不要以為「跳舞會發熱,所以要穿少一點。」他說,氣溫低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就算是運動,衣物仍要穿足。


如果可以,長輩外出跳社交舞最好攜伴同行,儘管社交舞並非激烈的運動類型,老年人跳舞仍隱藏潛在風險,如跌倒、骨折、心血管疾病發作等;有伴隨行,萬一發生意外,可立即獲得照顧,降低風險。


社交舞是很好的休閒活動,注意身體狀況,做好事前準備、攜伴同行,才能放心「動起來」。




銀髮族社交舞注意事項


1.跳舞前先暖身,以伸展肩膀、脊椎、膝蓋為主。


2.過度激烈動作不宜,如猛力彎腰、挺腰、快速旋轉等。


3.跳舞時如有頭暈、胸悶痛、心悸、臉色蒼白等情形,應立即停止


4.跳舞時可穿護膝,保護膝蓋。


5.有心血管疾病史者,跳舞前先吃藥,並隨身攜帶硝化甘油舌下含片。


6.攜伴同行,不要單獨外出跳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da觀二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