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食物確實具備食療的功能,就必須選擇正確的烹調方法。食物若經過過度及多層次的烹飪之後,很容易變成致癌物及有毒的東西,吃下去以後,自然對人體沒有幫助,得到慢性疾病的機會也就相對的提高。
一、 低溫無油煙烹飪:當食物經過高溫烹調,很容易變質成致癌物,像路邊攤都喜歡大火炒菜,把油都炒到燃燒起來了,致癌的機率當然也就跟著提高,而且油煙的產生也會導致肺癌的發生,無怪乎,台灣婦女罹患肺癌的比例高居台灣第一位。如果改採低溫烹調的方式,除了能保持食物的能量之外,又不會轉變成致癌物。在鍋具方面,最好選用不鏽鋼鍋,因為它的性質比較穩定;如果用鐵鍋及鋁鍋來烹調食物,鍋子會溶解出鐵離子及鋁離子,而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就無法被人體吸收,容易造成貧血、骨質流失、免疫系統及內分泌失調等症狀,因此鍋具的不慎選用,對我們的傷害是很大的。煮菜時一定要掌握熱鍋冷油的原則,把菜丟進鍋子以後,一定要記得加蓋子,如果不加蓋,而將食物任意暴露在空氣中,營養會隨著油煙一起流失。所以低溫、無毒、加蓋子的烹飪方式,是食物調理中最重要的一環。
二、 油脂要選擇橄欖油:我們平常在外面所吃的油都是omega6號的油(如沙拉油),這類油脂的脂肪酸很不穩定,食用過量容易造成體內器官發炎,而大多數的蔬菜油都是omega6號油脂,例如紅花子油、葵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沙拉油)等都是。而橄欖油是性質很穩定的油,又叫做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耐高溫炒炸,不易劣化而變成致癌物,不會阻塞血管而造成心臟病,能有效抑制細胞腫大,減少罹患肺癌的機率,是非常適合食用的油。
三、 儘量避免爆香:炒菜時,能不爆香最好不要爆香,因為油脂若經過爆香,就會變成劣質化的油脂,也就是過氧化脂肪酸,易造成血管的病變、肝功能的負擔,及引起體內腫瘤的擴散及腫大。如果非爆香不可,也要掌握幾項原則,在材料方面,儘量選擇洋蔥、蒜頭、薑、蔥,因為它們可以抑制油脂的氧化。油脂儘量選擇橄欖油及豬油,可以一次爆香一星期的分量,然後再冷藏,等下次要用時,再取出來用即可。這樣不但可以增添食物的香味,也能減少油煙的產生,肺癌的發生自然就減少了。
四、 用有機鹽代替調味料:在烹調時,最好能減少調味料的使用,而改用有機鹽來取代食鹽和味精,像小魚乾、鯨仔魚、蝦卵、章魚、味噌、鵝肝,都是很好的替代品。如果要炒花椰菜,在菜快熟的時候,加一點鵝肝或鮭魚卵,拌炒一下即可;炒高麗菜時,加一點小魚乾,因為它可以提供有機鹽,不會引起高血壓,也不會造成血管及腎臟的負擔,所以儘量選擇這類代替品來取代食鹽和味精。
五、 蔬菜以生食或七分熟為主:
像花椰菜、青椒、高麗菜、小黃瓜、西洋芹菜、菜心、苦瓜及豆莢類等蔬菜,能生吃儘量生吃,如果非要烹煮的話,七分熟就好了,不要煮得很爛,那會使它的生命力及營養素都跟著流失。
六、 蛋白質食物的處理方式:蛋白質食物是很營養的,但成分也比較複雜,越複雜的食物若經不當的烹飪處理,越容易造成致癌物。因此這類食物能生吃儘量生吃,像牛肉只要煎個三、四分熟即可,最好不要做成肉鬆、肉酥或其他肉類加工製品(牛肉乾、臘肉)。若是不能生吃的食物,也可以把它煮成肉湯或清蒸,烹飪越簡單越好。如果把魚煎得很酥,或是將蛋製成鐵蛋,這種被劣質化的蛋白質,會增加肝及腎的負擔,也會失去食物本身的能量,不但沒能獲得好處,反而有害。蛋白質的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油脂,經不起高溫處理,因為高溫會使油脂變成過氧化脂肪酸,反而增加人體的毒素。像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油脂,若以清蒸或水煮的方式處理,對人體會比油炸的更好;如果把花生烘烤之後,蛋白質就會被劣化了,而油脂也會變成過氧化脂肪酸,吃進體內,火氣就會上升,變得口乾舌燥。肉類也儘量避免碳烤,碳烤只會製造更多的毒素,因為食物的油脂滴到碳火上,燃燒起來的煙又熏回到肉的本身,所以吃下一根烤雞翅,相當於抽六十根香煙的毒。因此我們在攝取蛋白質的時候,可效法日本及美國生吃的方式,烹飪的手續越簡單對身體越好。
七、 熬湯的技巧:
熬湯的材料建議採用辛香味較重的洋蔥、白蘿蔔皮、台灣芹菜、月桂葉、紅蘿蔔葉、冬瓜皮以及高麗菜的外葉等,因為蔬菜湯裡面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將湯裡的渣滓過濾以後,就可以拿來煮粥、濃湯,或是炒菜用的高湯,如果湯裡再加些骨頭一起燉熬,味道會更好。你可以一次全部熬起來,然後分成小包裝,再冷凍起來,這樣至少能夠保存兩個星期左右。蔬菜湯不但對健康有益,還可以廢物利用,所以請大家儘量把葉菜類植物熬成湯,不要炒來吃。
八、 五穀雜糧的洗滌方法:糙米、胚芽米、全麥等主食,因為吸水的速度不同,切忌混在一起洗,一定要分開洗滌,然後再一起煮,這樣才是安全且符合衛生的清洗方法。糙米本身是很營養的食物,但也很容易氧化而產生毒素,所以若把它跟胚芽米或白米混在一起洗,溶解在水裡的毒素自然很容易又被其他的米所吸收,造成毒素的滯留不去,反而又被人體給回收。所以洗米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快洗、快沖的原則,因為晒乾的米很會吸水,慢慢洗會把溶解在水裡的髒東西又吸收回去,毒素一樣又被人體吸收,這樣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
食物組合必備的九項營養原則
食物若組合得當,才能徹底發揮它的特質;換言之,若是將食物做錯誤的組合,反而會造成慢性疾病的發生。因此在做食物的選擇與搭配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是否能符合下列九項的營養原則,以達到正確的飲食方式,這樣的食物組合才具有意義及療效。
一、 高纖維:纖維本身並不是營養素,但是它對消化系統及腸內的細菌繁殖都很有幫助。哪些是含有高纖維的食物呢?像根、莖、花、果類的蔬菜和水果(如蘋果、鳳梨、楊桃),裡面都含有豐富的纖維質。纖維可分為可溶性纖維和不可溶性纖維,可溶性纖維能夠進入血管,有效的控制膽固醇過高,不可溶性纖維則停留在腸子裡,可以幫助消化,所以要多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才不會得到消化系統的毛病,便祕就不會發生,毒素就不會殘留在體內,也無法毒化我們的肝臟。
二、 高礦物質:礦物質是帶有金字旁的元素,它可以讓人體內的酵素變得活潑,並增加我們的免疫能力,還可以避免癌症的發生,使內分泌恢復正常。像鈣與鎂專司肌肉的收縮,可以預防失眠、腦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經痛、抽筋、心律不整、頸部僵硬、肩膀酸痛等毛病。而鋅、與錳對抗癌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提高免疫能力。一般從土壤栽種出來的蔬菜和水果,都含有高礦物質的成份,但是當土壤被過分使用而不再肥沃,或是因過度噴灑化學肥料而導致土壤酸化之時,礦物質就無法溶解出來,微量元素也跟著慢慢減少了。所以,最好儘量選擇海洋性蔬菜,因為它含有高礦物質的成分,尤其是對吃素者、免疫系統或內分泌失調的人特別好。海洋性蔬菜的顏色不但很綠,而且微量元素又非常豐富,因此每兩天至少吃一次比較好。每逢颱風過後,葉菜類的蔬菜都會變得比較貴,其實葉菜類的蔬菜對人體是沒有幫助的,但是根莖花果類的蔬菜就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但價格都維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且品質穩定,容易儲存,是非常值得大家攝取的食物。
三、 高能量:人如果吃進具有能量的食物,才能確實發揮造血及排毒的功能。在攝取具有高能量的蔬菜時,儘量生吃或煮到七分熟就夠了,因為唯有如此,才能保住食物本身的能量。蔬菜的顏色不管是紅、黃或綠,顏色越深,代表它所含的能量越高。淺色蔬菜雖然也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但是能量卻不及深綠色的蔬菜來得多,因為深綠色的蔬菜會行光合作用,能儲存太陽的能量。同樣在肉類的選擇上也儘量以顏色較深的為主,像愛斯基摩人如果只吃熟肉,一定會凍死在北極的,吃生肉才能讓人體發揮很高的能量,以抵抗嚴寒。人體在早上四點半是體溫的最低點,然後才又漸漸回升,直到中午十二點達到最高點,所以在體溫往上爬的這段時間,可以吃些生的蔬菜和水果,對人體沒有壞處。但如果你是手腳冰冷或素食的人,到了晚上還在吃葉菜類蔬菜、水果、洛神茶、菊花茶或蜂蜜這類冷性的食物,會使得血液循環更加緩慢,心跳也變慢,身體會覺得更冷,抵抗力也變差了,發生這種情形的人,應儘量避免在下午兩點以後進食生菜和水果。
四、 高抗癌力:有些食物的營養素很豐富,但是欠缺抗癌力,例如牛肉、豬肉等,都是屬於這類的食物。而哪些食物是具有高抗癌力的呢?像洋蔥、蒜頭的抗癌力就很強。而背部呈深綠色的魚類(如鯖魚、鯡魚),因含有豐富的omega3,也就是說它的EPA跟D HA含量很高,所以具有很高的抗癌價值。蔬菜中以花椰菜、蘆筍的抗癌力最好,水果中鳳梨跟酪梨的抗癌力也很強。所以每兩天最少有一餐是具有抗癌力的食物,這樣的食物組合才能發揮真正的食療功能。
五、 高鹼度:如果你在每餐飯的組合中,吃的不外乎是牛肉、雞肉、白米飯、炒蛋和一盤青菜,這樣的組合酸度很強,而鹼度則略顯不夠,當然體質就會慢慢酸化,而這類酸性的食物跑到腸子裡,只會造成腐敗菌的大量繁殖,產生更多毒素。所以在組合三餐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到食物酸鹼度的調整,這樣體質才不會酸化。身在台灣的我們,因為平時的壓力就很大,所以肌肉的糾縮大都處於緊張狀態而影響血液循環,容易製造更多酸性的廢物,也就是所謂的丙酮酸和乳酸。尤其在台灣如此高污染的地方,吸收毒素的來源已經非常的多,所以在三餐的設計上,一定要考慮到食物酸鹼度。例如把剛才要吃的白米換成糙米,每餐飯不要超過兩種以上的肉種,吃牛肉就不要吃雞肉,再炒個花椰菜或蘆筍,這樣一來,酸鹼剛好平衡,體質就不容易酸化。當體質開始酸化的時候,血液就開始變得混濁,尿酸就變高,內分泌失調,鈣質大量的流失,又加重腎的負擔,病痛就跟著來了。身體的酸鹼度是取決於你所吃進的食物,所以要多吃鹼性的食物,像小魚乾就是很好的鹼性食物,它能把體質調適到微鹼性,因此千萬不可忽略高鹼度的重要性。
- May 31 Tue 2011 07:40
食物的調理要訣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