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境與內心--有慈悲心則難看的臉也會發光
《法句經》:心無貪欲,也沒有瞋恚,同時超越善與惡,並且精進修行的覺者,毫無恐懼。
《法句經》第39偈頌原文,提到兩個詞,一個叫做安阿發樹答(anavassuta),又稱為「無煩惱心的狀態」,另一個叫做安安發哈答(ananvhata),意指「沒有動搖或混亂之精神狀態」,就是我們的心所顯現的狀態,雖仍依賴外在的因緣條件,心卻不受動搖或變得混亂不堪的一種殊勝境界。
佛陀說此偈頌的動機,是起因於質多舍利弗的出家故事。質多舍利弗在森林裡迷失,誤打誤撞的來到佛陀的寺院,剛巧與托缽回來的比丘一起接受供養,由此覺得出家是一種平安豐饒的生活,而心生出家的念頭。但他出家後,才發現寺院的生活並不如他想像中的安逸,反而覺得辛苦非常。
所以他放棄修行生活,重回俗家找他的妻子,過著家庭生活。然而,他又發現,俗世生活雖有短暫的快樂,卻煩雜艱辛,因此他又再次回到寺院。這一次,他依然無法堅持艱苦的修行生活,而再次跑回家去。這次回家,碰巧看到妻子睡覺時,口水直流等不淨的模樣,讓他感到反感。
此時才真正拋棄執著與煩惱,正式決定出家,因為他努力精進修行,從此,對任何事都不再受到動搖,而超越一切執著,最終証得阿羅漢果。在經典裡,關於佛陀弟子們的真實故事,內容一般沒經過任何修飾,而是原原本本的直接記載當時情況,質多舍利弗的故事也是如此。這故事的重點,在於比喻我們易受外在的環境影響,無法停止東奔西跑的心,也無法抓住真正的心。
反復出家比丘之煩惱
以下是另一則關於佛陀弟子的故事。五百比丘們,接受佛陀的修行教法後,為了實踐所學,他們找了一處廣闊的森林,開始修行。看管森林的樹神,覺得和修行者住在一起非常不便,為了趕走這五百比丘離開森林,祂每天晚上都以窮兇極惡的形象出沒,好讓比丘們害怕發抖。雖然比丘們想以修行力,來克服對鬼神的恐懼和不安,結果還是不能安心,所以他們親自拜見佛陀,跟他討論他們的困境。
佛陀開示說,他們對於惡鬼,沒能擁有必要的適當武器。眾比丘好奇想知道那是什麼武器。佛陀乃告訴他們,那武器就是「慈悲心」。慈悲心是可以戰勝所有恐懼的最佳武器。外在的恐怖越嚇人,心越不安,則自己內心應更寂靜及慈悲,充滿慈悲的心海,讓自己安住修行。
另外,佛陀又告訴他們:所謂慈悲心者,指的是一個人正直、柔軟,不恃兇逞強,能放低姿態,謙虛待人。聽了佛陀這番話後,在森林中的比丘們終於袪除內心的恐懼,以慈悲心對待惡鬼。此時,森林中的鬼神們知道已無法戰勝比丘,而回復和顏悅色的模樣,並成為擁護比丘的善神。而佛陀親自實踐慈悲心的一個例子,也由提沙長老的故事傳揚開來。
佛陀的弟子提沙長老,發心出家後,用功精進修行,好景不常,一天身體開始腐爛,疼痛非常,患處發膿,臭味四溢,因而被眾人遺棄,終日獨自一人。佛陀乃親自探望在痛苦邊緣掙扎的提沙,並為他裝水擦洗傷處,清洗骯髒的袈裟,將它晒乾,並為提沙潔淨身體。在佛陀照顧下的提沙,獲得信心與平安,最後安詳的進入涅槃。
在一旁看到這些景象的弟子們,覺悟到心識一旦離開身體的話,則與木頭無二,故人不應執著於一時的外在形像,分別其好或不好。反而,遇到痛苦,要以慈悲來面對它,這是佛陀親自示現實踐慈悲的逸事記錄。
肉體無常,有如易碎的瓦器
活在世上,外在的因緣真的很重要,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肉身,若相貌莊嚴的話,自然可以獲得很多利益,反之,很多事情會不順遂,這是近代的社會現象。因此,不少人動整形手術,把樣貌弄得更美,這是愚昧的行為;也有人不滿自己的樣貌,而抱憾終生。
如此,針對我們這種對自己相貌不滿意的現象,佛陀告誡我們肉身皆虛妄,有如易碎的瓦器一樣。不要為自己的長相懊惱,反而應努力充實內心世界,正如上面所闡述的,心要正當、正直及柔軟,不要兇殘暴戾,以謙虛的慈悲心莊嚴自己。
不要刻意改變不好看的面孔,更不用對有如瓦器易碎一樣虛妄的肉體,多所懊惱嗟歎。要加強的,反而是鍛練一顆正直、柔軟的慈悲心,依之而生活。唯有以慈悲心來面對世上所有的一切,遠離恐懼,內心毫無動搖,努力活在超脫自在的生命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