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上有父母、下有待業子女在家,有沒有任何減稅優惠,降低經濟負擔?
答:就讓專家來指點一下,看看有什麼合理避稅妙招,幫助像你這樣的上有老、下有小的所謂「三明治族」度過艱難時期。連鎖報稅業者布洛克公司(H&R Block)提醒大家,如果養一個待業在家的孩子,一年可省稅近6000元;如果還要供養父母,省的稅金更高。下面就來看看這些妙招:
1、供養待業在家的子女。如果你的子女已年滿18歲,仍和你住在一起,並且只做些收入不穩定的零工,你不要沮喪,這未必是壞事,就當他是在畢業實習。
報稅專家匹克兒(Kathy Pickering)解釋說,如果你有一個年收入不到3650元,留守家中的孩子,即使他已成年,你仍可申報他為被扶養人,獲得減稅。
當成年子女符合被扶養條件時,你就可多申報一個寬減額(exemption)。你還可以讓他加入你的健保計畫,為他支付的包括保費在內的醫藥費都可從你的所得中扣除,不過只有超過調整後收入7.5%的醫療費才能扣除。
讓我們來算算賬,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為12萬元,全年為成年子女多支付了1萬元醫藥費,那麼你的聯邦稅金有望從1萬4369元降至8706元,足足省下5663元。
2、同兄弟姐妹一起供養父母。不同於子女,年長的父母不一定要和你同住,一樣可以成為你的被扶養人。例如,你的母親住在療養院或照護機構,並且你負擔她一半以上的開支,那麼她就有資格成為你的被扶養人。你甚至不必一人承擔母親的所有花費,和你的兄妹們分攤,不過只有一人能申報撫養。
用數字說明比較清楚。假如你母親的年生活費為5萬5000元,其中2萬5000元來自她的社安金,還有3萬元,你和姐姐各支付1萬5000元,那麼你或你的姐姐有一人可以申報母親為被撫養人。你們可協商由所得稅率較高的人來申報,或是兩人輪流。
3、直接向親人贈與錢財。JP摩根民間銀行副總裁卡克斯(Deborah Cox)表示,單一納稅人每年最多可向每名親友贈送最高1萬3000元,不必繳納贈與稅;因此一對夫妻每年可向另外一對夫妻贈送最高5萬2000元。如果幫父母支付醫藥費,你可以把錢直接付給醫院,不算在贈與的限額內。
4、一旦你的母親成為你的被扶養人,她所有的醫藥費都可算做你稅表上的扣除額。還是以一對年收入12萬元的夫妻為例,布洛克公司說,如果為老人全年支付了4萬元醫藥費,那麼你家的稅金可望只剩下5499元,省下8870元。如果再照顧成年子女,省下的稅金更可觀,可能高達1萬31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