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則具有生發、延伸、樸質之特性。
「火」則具有炎熱、上昇、 躁進之特性。
「土」則具有滋養、化育、沉穩之特性。
「金」則具有清靜、收殺、內歛之特性。
「水」則具有寒冷、向下、纖柔之特性。
至於他的起源是眾說紛紜,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五行早已進入哲學思維的境界,而發展成「五行哲學」。
古人認為五行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元素,宇宙間各種物質也都可以按照這五種基本物質 的屬性來歸類。
五行哲學相信,自然界和人類的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都是因為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不斷相互運動所產生微妙變化的結果。且五行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元素間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
當人類出生的剎那,也就在那剎那,地球與最相近的五大星體〈影響地球的磁場最鉅〉瞬間構成的磁場,賦予了每個人不同的屬性特質;而這些特質對於個性、思維、體質、乃至於各種的價值觀影響甚鉅。我們深信「人」是活在一個五行微妙互動的世界裡。
五行的「行」字有兩種涵義,第一種是「名詞」的部份,把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當成是五種物質或東西;第二種是指「動詞」,它代表五種「能量」,凡有上昇之力即謂火,下降之力謂水,延伸之力謂木,收歛之力謂金,穩定之力謂土,
故舉凡大自然萬物均涵蓋在五行之中。
五行娃娃 筆
http://www.s5.com.tw/
五行的相生相剋
當我們在探討五行的相生相剋時,不能只從單純的字義來解釋,必須進一步明白它背後所傳遞的涵義。生非生,剋非剋,舉個例來說:〈水生木〉我們都知道樹木沒 有水份則不能生存,但過多的水卻又造成樹根的腐爛,如此一來,過多的水對木來說,還是生嗎?再舉一個例子:〈土剋水〉土推能改變水流的方向,甚至能覆蓋整 個水,但是水壩能調和水的流量進而產生能量〈水力發電廠〉,所以土對水而言,只是一昧的相剋嗎?想要對五行有進一步的認識就必須擺脫字義上的束縛。
相生有相互滋生、協助、扶持的意思。 |
相剋有相互約束、抑遏、克制的意思。 |
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木可以幫助火燃燒。 火生土:火燃燒之後產生灰燼即為土。 土生金:土石中蘊藏各種金屬。 金生水:冰冷的金屬可以凝結水氣。 水生木:水可以灌溉、滋養樹木。 |
相剋是指: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木剋土:土需要木來防止崩塌。 土剋水:水需要土來阻止氾濫。 水剋火:火需要水來滅其氣焰。 火剋金:金需要火來促其熔化。 金剋木:木需要金來行其導正。 |
五行中的相生與相剋是相互滋生助長、相互約束克制,彼此間只有相對性、動態性平衡而沒有絕對性、永久性平衡﹔如環無端,周而復始,綿綿不絕,缺一不可,不偏不倚,不可太過亦不可不及,過與不及都將會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