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好的油會危害健康、引發致命疾病,但是好的油卻對健康有益,還能代謝掉身體多餘的油脂。因此我常說:「油能殺人,也能救人。」如何正確地挑選食用 油,是足以影響健康的一門學問。人類的食用油,經過一段非常長時間的演變過程,其中每一次的新發現和教訓,背後都有無數人的生命作為代價。


油的進化史


第 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營養學家發現牛油、豬油等動物性脂肪比黃豆植物油更營養,開始鼓勵人民食用。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參加越戰、韓戰皆慘敗,營 養學家發現,戰敗原因之一在於美國人體內脂肪太高,容易造成肥胖、血管阻塞、體力下降,無法應付需要大量體力和靈活度的叢林戰爭。這時專家們又開始呼籲人 民減少食用動物油脂,改吃植物油。


但是植物油有不易保存的問題,因此美國人又發明了人造植物性氫化油,將植物油打入氫氣製成氫化植物奶油,這種「反式脂肪」不易腐壞且製作成本低、香味口感可比動物油,廣為人民所接受,自此之後遍及全球,大量使用在食物烹調上,製作餅乾、酥油、糕點等食品時更是缺它不可。


直 到三十年後,科學家發現氫化油因為是「假油」,無法被身體分解,也無法被代謝出去,最後只能留在體內,囤積在細胞或血管壁上,成為人類肥胖、心血管疾病的 最大成因。現在連氫化油的原產地美國,有些州都已全面禁止使用氫化油。在台灣,也已訂定標準勸導民眾,每天食用氫化油(或稱為精製植物油、人造奶油、反式 脂肪或乳瑪琳)不宜超過兩公克,否則會有三高風險而影響健康。


最新的健康用油觀念


● 選擇:
1.不易產生油煙的油。
2.不經過高溫、高壓處理的冷壓油。
3.以有機方式製作的油。


● 不要選擇:
1.氫化油:也就是反式脂肪、乳瑪琳。
2.酸敗油:時間存放過久已經氧化的油。
3.回鍋油:重複使用或已有臭油味的油。
4.精製油:為了把雜質和雜味去除,而過度加工的油。



















































分 類

重要的脂肪酸

食 品

作 用

飽和脂肪酸

牛油、豬油椰子油等增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及膽固醇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橄欖油、南瓜子油降低膽固醇、調整胃酸的分泌











6



亞麻仁油酸紅花油、大豆油、葵花油、玉米油、芝麻油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攝取過多會引起、動脈硬化、過敏及高血壓
亞麻三烯酸月見草油、母奶降低血糖、膽固醇、血壓
花生四烯酸肝臟、蛋白、龍蝦、鮑魚調整血壓及免疫系統過剩時引起過敏症、動脈硬化及濕疹



3



α亞麻三烯酸紫蘇油、亞麻仁子油抗過敏、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及癌症
DHA鮪魚、鰻魚、鰤魚、秋刀魚、鯖魚降低中性脂肪、預防高血脂症、高血壓、腦中風、虛血症心臟病及老人癡呆症
EPA鮪魚、鰻魚、鰤魚、秋刀魚、鯖魚抗血栓、降低中性脂肪、預防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症及皮膚炎

家中食用油分為三大類


1. 高溫烹調用油:需要高溫油炸時,要用飽和脂肪酸,可反覆使用,而不致產生致癌物。
2. 中低溫烹調用油:進行煎、蒸、煮、炒等溫度不超過冒煙點的烹調時,要選擇不飽和脂肪酸。且切記這類油絕對不能高溫烹調,以免產生致癌物。
3. 保健補充用油:適時補充保健油營養食品。現代人普遍 n-3不飽和脂肪酸不足,例如亞麻仁油、魚油。




///氫化油可以說是健康的頭號殺手



 


常在演講時告訴大家,吃氫化油幾乎等於吃塑膠,或是吞口香糖。因為氫化油、塑膠、口香糖,都是地球上本來不存在的東西,在自然界很難自然分解,動 物吃下肚,也很難消化吸收,身體要花費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力氣才能把氫化油排出體外。以前診所的一位護士告訴我,她家的貓咪從來不吃洋竽片、薯條,或是任 何含氫化油脂的食物。反而是拿海豹油、藍藻、優質的健康食品去餵牠,牠搶著吃。這是動物的本能,能區分該吃與不該吃,好與不好。可惜很多人喪失了這種本 能,無法分辨。


今天,我要讓大家親眼看看一個實驗。告訴您氫化油是多麼的不自然! 市售的洋竽片與薯條,是在台灣最容易找到的氫化油來源,我估計炸鹽酥雞、炸臭豆腐、炸油條、炸甜甜圈、炸春捲、炸花枝丸、炸甜不辣、、、等等,也常是由氫化油所炸出來的。


美國人做了一個實驗,把速食店賣的東西,諸如漢堡、薯條放到透明玻璃罐裡面,看看多久這些食物會腐敗,實驗為期十周。結果,所有的麵包都發霉、肉都 爛掉了,居然薯條還完好如初,可見氫化油脂把薯條包住,讓薯條不會腐敗。連黴菌、細菌都不吃氫化油,為何人類要吃呢? 吃到肚子裡面,身體怎能正常代謝呢? 所以,氫化油除了當油脂以外,居然也可以當防腐劑使用,埃及人如果早一點知道,說不定會拿氫化油來做木乃伊!


人造奶油的製作方法,是在每個植物油分子裡加兩個氫原子,使原本順式脂肪酸 ( cis -Fatty Acid) 變成反式脂肪酸 ( trans -Fatty Acid) 。反式脂肪酸由於分子的極性較大 ,油 分子之間的互相吸引力較強 , 所以在常溫下 ( 25 ℃ ) 是固態,相當穩定。 而 原本的大豆油、玉米油這些植物油 , 在常溫下 比較不穩定 , 呈液態。 這就像變魔術一樣 ,液態的植物油, 加了兩個氫之後 , 就變成固態的氫化植物油,然後再加點調味料、人工香料與色素,味道與模樣就跟奶油一樣了。


大 家最耳熟能詳的人造奶油就是乳瑪琳。從三十年前開始,台灣人就很盛行吃乳瑪琳,至今仍歷久不衰。另外一種氫化植物油 , 大家比較沒聽說 , 但卻更常吃 , 那就是植物性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s) 。酥油是麵包師父作麵包或餅乾時 , 幾乎都會加的油 , 以前多半是用豬油 ,但 現在幾乎全都用氫化植物油作成的酥油。 它可以 使糕餅、麵包的口感更好 。 除此之外 ,由於氫化油不易敗壞,可重複高溫油炸,使食物酥脆、賣相好,有很多業者都使用氫化棕櫚油來油炸食物,例如炸雞、薯條、洋竽片、餅乾、蘇打餅、爆米花、油 條、臭豆腐、鹽酥雞……等等。所以,外食族或喜歡吃麵包、糕餅、零食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之中,吃下了許多對健康有害的「氫化油」。


氫 化油可以說是健康的頭號殺手,因為自然界幾乎沒有氫化油存在 ( 除了牛肚子裡的細菌會製造一些之外 ) ,人類自古以來的食物裡也幾乎沒有這種東西,所以只要一吃下肚就糟糕了!有多糟呢?由於反式脂肪酸在我們的生化反應裡是完全不被接受的,所以會導致體內生 理功能出現多重障礙,就像原本應該吃油的引擎,卻以水代油灌進油箱一樣,久而久之,引擎自然就會故障。


加 拿大政府健康部門於 1992 年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母奶收集起來化驗,發現其中有高達 7.2% 的成分是反式脂肪酸,這表示母親本身吃了很多人造奶油、糕餅或其他氫化油。試想,母奶中有 7% 是根本不能吃的氫化油,多麼恐怖!也難怪現在有那麼多小朋友從小就有一大堆毛病。另外,美國解剖各個年齡層的意外身亡者 發現,由於從小就吃不該吃的東西, 兩歲兒童的血管已經開始有破裂 (Fatty Streaks) 的現象。要知道,血管管壁本來應該是光滑的,可是現代很多小孩的血管壁卻已經有裂痕,使血小板與壞膽固醇開始堆積,形成硬化斑塊 ,難怪 中風的年齡會越來越低。過去,美國的研究向來認為油脂攝取越多 , 癌症罹患率越高 , 近幾年 用更 精確的統計分析 ,卻進一步發現,原來是氫化植物油吃越多,癌症罹患率越高。


因此,美國政府規定 , 從 2006 年起,食品要清楚標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丹麥也規定 , 從 2004 年起,含反式脂肪酸超過 2% 的食品 , 不得在丹麥販售,顯示各國都開始正視這個問題。而在台灣,一般民眾不曉得反式脂肪酸對身體危害的嚴重性與存在的普遍性 , 麵包師傅、餐廳廚師、路邊的小販更不知道他們用的油對健康有多大影響 , 食品標示更是不清不楚 ,種種現象 實在令人相當憂心。





















健康頭號殺手:氫化油

氫化油的各種名稱
反式脂肪酸 (Trans Fatty Acid) 、轉化脂肪 (Trans Fat) 、氫化植物油 (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 、氫化棕櫚油 (Hydrogenated Palm Oil) 、植物乳化油、植物酥油 (Vegetable Shortenings) 、起酥油

優 點
不易敗壞、可重複高溫油炸、降低成本、使食物酥脆、賣相好

缺 點
自然界幾乎不存在、人體無法正常代謝、有肝毒性、干擾必需脂肪酸的代謝、細胞膜缺損、荷爾蒙障礙、增加壞膽固醇、使血管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過敏、自體免疫、免疫力下降、癌症、糖尿病病變

哪些業者經常使用
食品加工廠、麵包糕餅店、速食店、西餐廳、一般餐廳、飯店、早餐店

隱藏在什麼食物中



1.油品:人造奶油 ( 乳瑪琳 ) 、植物酥油、炸油


2.需油炸、烘烤、酥製的食物:炸雞、薯條、烤麵包、餅乾、蘇打餅、爆米花、油條、鹽酥雞、臭豆腐、炸排骨、炸雞腿……等等


3.零食糕餅類:洋竽片、冰淇淋、巧克力、餅乾……等等



以上內容摘自《吃錯了,當然會生病!─陳俊旭醫師的健康飲食寶典》一書第五章「追求健康,從改變飲食習慣開始!」





 

 

///油的世界,色、聲、香、味、觸「五覺」俱備,從以下例子可見一斑:
 

(1)味覺:The garlic butter tastes terrific.(這蒜味奶油嚐起來棒極了。)
 

(2)嗅覺:This kind of extra virgin olive oil smells utterly delicate.(這種初榨原生橄欖油嗅起來微妙絕倫。)
 

(3)視覺:The oil-glazed potatoes look incomparably nourishing.(這些抹了油的馬鈴薯看來滋養無比。)
 

(4)觸覺:The cream wrapping around the berries feels unbelievably smooth in your mouth.(包覆著莓果的乳脂在口中感覺起來是意想不到的細滑。)
 

(5)聽覺:The oil sizzling in the pan sounds exciting to savour.(鍋中滋滋作響的油聽起來可嚐個過癮。)
 

還可以綜合起來:This is the kind of olive oil that tastes, smells and looks perfect.(這就是那種嚐起來、嗅起來、看起來並皆完美的橄欖油。)

 

 

almond oil 杏仁油      animal fat 動物脂肪,動物油        apricot oil 杏油










avocado oil 鱷梨油,酪梨油        butter 奶油,牛油,黃油,酥油

butterfat 乳脂肪       camellia oil 山茶油      canola oil 菜籽油,菜油


cashew oil 腰果油      clarified butter 澄清奶油,淨化奶油

cocoa butter 可可脂   coconut oil 椰子油       cooking oil 食用油


corn oil 玉米油      cottonseed oil 棉籽油        cream 乳脂


creme fraiche 法式酸奶油       evening primrose oil 月見草油

extra-virgin olive oil 初榨原生橄欖油
 

fat 脂肪     fatty acid 脂肪酸    ghee 精煉奶油,印度式澄清奶油


grapeseed oil 葡萄籽油     hazelnut oil 榛果油    hydrogenated fat 氫化脂


lard 豬油    linseed oil 亞麻籽油    lipid 脂質   macadamia nut oil 夏威夷核果油



margarine 人造奶油,人造黃油    monounsaturated fat 單不飽和脂肪

mustard oil 芥子油       olive oil 橄欖油           palm oil 棕櫚油


passionflower oil 西番蓮油    peanut oil 花生油,生油    pecan oil 美洲山核桃油


pistachio oil 阿月渾子果仁油,開心果油       polyunsaturated fat 多不飽和脂肪

poppyseed oil 罌粟籽油     rapeseed 油菜籽     refined olive oil 精煉橄欖油


rice bran oil 米糠油     safflower oil 紅花油        saturated fat 飽和脂肪


sesame oil 麻油,芝麻油      shortening 起酥油       sour cream 酸奶油


soybean oil 豆油,大豆油     sunflower oil 葵花油    trans fat 反式脂肪


vegetable oil 植物油      virgin olive oil 原生橄欖油(不含精煉油)

walnut oil 胡桃油     wheat germ oil 小麥胚芽油

whipped cream 生奶油,打發鮮奶油

 

 

 

///油脂的四種烹飪方式:



國外把油脂的烹飪方式分為︰ Cold Preparation (Condiments & Salad Dressings), Low Heat (Sauces, & Baking) , Medium Heat (Sauteing),High Heat (Browning & Frying), 我們可以把它們對應在涼拌、水炒、中火炒與煎炸四種烹煮方式。
 
 適合涼拌 ( 49 ℃ 以下 ) 的油:
除了常溫下是固體的奶油、豬油、椰子油、酪梨油之外,幾乎任何食用油都適合。


只適合水炒 ( 100 ℃ / 212 ℉ ) 、不可用中火炒的油:包括葵花油、紅花油、菜籽油。亞麻仁油雖然也算,但因為營養價值 太好了,建議生吃才不容易破壞它。


只適合中火炒 ( 163℃ / 325 ℉ ) 、不適合煎炸的油:包括大豆油、玉米油、冷壓初榨橄欖油、花生油、胡桃油、芝麻油、奶 油、豬油、馬卡達姆油。酥油是糕餅業者最常使用的油,因為是人造的反式脂肪酸,問題極為嚴重,我堅決反對使用。另外,棉花仔油通常拿來做餅乾,由於對身體有毒性,會殺精蟲,我也不建議食用。


可以大火炒或煎炸 ( 190℃ / 375 ℉ ) 的油類:包括杏仁油、榛子油、椰子油、茶油、酪梨油。 椰子油和棕櫚油的耐熱點都在兩百多度以上,煎、炸都沒問題,但我發現國內這兩種油都是用酸價高的原油再精製而成,不符合我的「好油」標準。如果讀者可以找到未精製而香味濃厚的椰子油,我會建議把它當作煎炸油的首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da觀二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